首页 > 怀孕>2003年非典的来龙去脉

2003年非典的来龙去脉

2003年非典的故事

非典中护士医生救助病人的感人事迹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 “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 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叶护长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护士小容回...........

2003年非典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919人(截止2003年8月7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

2003年非典事件资料谁有?

SARS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003年非典事件资料谁有?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2003年非典事件资料谁有?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2003年非典事件资料谁有?

非典也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02年11月,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发现,临床表现和其他的非典型性肺炎相似,但是传染性极强,所以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短距离的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咳嗽、咳痰、腹泻等,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多,儿童和老年人少见。大部分非典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可以痊愈,少数患者可以导致临床死亡。 来源:有来医生

2003年非典发生的时间,主要灾情和发生原因

1966年 河北邢台地震 1976年 唐山地震 1991年 洪水 1998年 洪水 2002年,非典 2008年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 自然灾害名称 汶川地震 特点 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5人遇难。这与地震灾害的特点有关。汶川地震灾害的特点是灾害发生后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此后余震和次生、衍生灾害也会造成少量人员死亡。汶川地震灾区位于西南山区,震后初期交通、通讯中断,给救援和核灾工作造成极大困难,死亡人数等灾情数字是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逐步核定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地震发生初期,被发现的遇难人数多,因此统计数字上升较快;后期灾情基本稳定,除清理废墟发现遗体、少数人员因伤重致死外,因灾死亡人数已基本核实,因此统计数字变化较小。 发生时间 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破坏力 伤亡惨重 经济损失严重 探究原因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洪水灾害过后,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 ;灾后第二年 ,某些地区如江西除了肠道传染病继续上升外 ,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明显。 1998年洪灾对江西省传染病的流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3年非典事件资料谁有?

03年非典事件简单介绍

如下: 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ronary virus,SARS-CoV)。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 从2002-2003年防治工作的经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已得到了加强、诊断试剂等已开始应用,有利于及时发现病人。所以,SARS是可防可治的。

非典是哪一年发生的?

2002年

非典是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非典在中国,最先是在广东出现的,之后扩散到北京开始爆发。

非典是2002年发生的。非典全称是非典型肺炎,也叫做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指的是严重畸形呼吸症。这个病症于2002年在我国广东顺德首次发现,并且逐渐扩散至东南亚,甚至是蔓延到全球,直到2003年中期,才逐渐将这个病症消灭。 

非典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最早发现的非典病例时间是2002年11月初。2002年11月初,最早的非典是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市发现。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征,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类别,中国媒体普遍简称其为“非典”。其后,此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扩散到了香港,并由香港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非典是哪年开始到中国的?

2002年底开始在广东那里出来的、03年就比较厉害了、北京后来比广东更厉害 到03.7月就基本制止了

关于“非典”的资料

、“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一类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我是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