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娩>2-3岁儿童心理发展

2-3岁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 填空题(10分)

1、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 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

3、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 _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 _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 名词解释(20分)

1、 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 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 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 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 简答题(30分)

1、 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 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 论述(30分)

1、 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为什么2-3岁的儿童好动?

因为他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一探究竟,什么事都有一种想亲自动手的欲望,所以我们家长可以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放手去让孩子尝试,熟话说淘气的孩子聪明,就是他们在动手的时候也不断开发了大脑。

0~3岁婴儿心理发展都包括那些方面?

0~3岁婴儿心理发展都包括那些方面?

几乎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回想起3岁以前都干了些什么。于是有人说,3岁以前培养记忆不重要,因为成人后根本记不住,白忙一场。这是一个误区。 3岁以前,婴幼儿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形成印象。 头脑构造以蛋来比喻,则“旧皮质”类似蛋黄部分,这个部分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便已生成。人类的潜意识就储藏在这一部分,它是记忆的储藏库。蛋白部分是出生后逐渐增长的“新皮质”,这是人类的显意识。 人生的最初三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进入大脑的信息储藏在旧皮质,所以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教育叫做“潜意识教育”,以后当新皮质逐渐生成,进入大脑的信息主要储藏在新皮质,这以后的教育叫做显意识教育。如果将潜意识与显意识对个人素质发挥作用的功能进行比较,则潜意识的功能比显意识的功能强50倍以上! 婴幼儿并不像成人那样,把事物一一理解之后才记下来,而是将很困难的事物原封不动放入头脑里的“基本库”中。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婴幼儿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引导他们用眼睛、耳朵、双手去感受,并陶醉其中。这种潜意识将终身受用。

如何使儿童期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成人时期的许多心理障碍、心理问题,都与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不良有关系,而许多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中国有句俗话:“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就是指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终生的影响。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当一个人刚来到世界上时,除了少数先天的反射行为之外,没有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没有复杂的认识,没有思维,不会说话,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格状况,所有能力处于潜在状态。这些潜在的能力,都由人的遗传基础所决定,这些潜在能力所可能发生的程序也由人的遗传基础所决定。但是这些潜在能力发掘的程度,以及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家庭环境因素占头等重要地位。有的孩子从小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他所获得的知识就可能比别的孩子多;有的孩子喜欢动手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如泥人、剪纸等,他的操作智力发展的就会比较快;有的孩子从小处在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中,他的音乐潜能就会挖掘的更多一些;有的孩子从小能和其他小伙伴很好的相处,他将来的人际关系也可能会很好;有的孩子是“孩子头”,他的领导能力就会发展的更好些。有的孩子不论做什么,都表现出很认真和充满信心,这种心理品质会使他终生爱益。等等这些儿童时期良好的行为和心理发展,都可能奠定了他的一生在某个方面能力的基础。有的孩子从小就很孤独,很难和其他小伙伴相处,长大以后,人际关系可能也不会很好;有的孩子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自卑感很强,这种阴影可能会伴随着他一生,而很难驱走;有的孩子脾气坏,常常哭闹,一哭起来很难哄乖,这种孩子常常体验到很强的焦虑感,这种高焦虑状态可能会影响到他一生,在成人后常常体验到一种高焦虑状态。有的孩子表现的可能“很乖”,非常听大人的话,父母和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自己缺乏主动性、自主性,行为往往很被动。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即使学习很好,成人后也很难有创造性,缺乏创造力。等等这样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心理发展,都会影响到成人以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成为成人后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基础。 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人一生的基础。就好像盖高楼一样,基础打不好,盖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可能再往上盖;基础打不好,当楼房出现倾斜时,再来加固基础就会很难。人的状况比盖高楼要复杂的多,难度更大。当孩子成长起来――成人之后,再来改变基础,其难度是非常之大,需要特殊的环境或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一名神经症患者,在较好的心理医生的治疗下,要收到较好的疗效,使心理状况达到比较健康的程度,至少需要2―4年的治疗,对有的人可能需要终生治疗。这些有心理障碍中的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会遇到特殊的环境,或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些心理上的阴影可能会伴随终生而无法抹去。如果这些人在儿童时代或少年时代,他们的父母仅仅改变某些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和教育孩子,就可能会免除他们一生中的苦恼和不安。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工业化生产高度发展,对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出高质量的人,培养良好,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必须以现代心理科学研究发展为基础。 许许多多父母常常提出问题:怎么才能使孩子有好的读书习惯,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喜欢动手做?我的孩子性格孤独怎么办?我怎么帮助孩子和其他孩子很好相处,怎么使孩子更有信心,孩子为什么会常咬手指甲……?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发展的更好一些,心理发展的更健康一些。健康心理学向每一位父母、教师、医务人员和每一个人提供这些科学知识。健康心理学,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现代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而健康心理学把这些理论应用到社会和生产实践中去。帮助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每一位父母必须更多的去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才可能更积极、主动、科学的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都包括那些方面?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8-12岁儿童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来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8-12岁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8-12岁儿童的经验少。实验表明,8-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源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
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比如当他聚精会神写字时,又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

8-12岁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百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比方做作业时,由于孩子的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经常看错题、计算出错误或是把方向搞错了。
一年级的孩子学写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度倒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做家庭作业,本来要做第二题,结果去完成第三题,这些现象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
2.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3.心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4.心理活动从零乱到形成体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特征一:执拗期
  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第一执拗反抗期,很多家长发现本来很听话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开始逆反了,甚至跟家长对着干,你越让他做很么他越不做什么,特别在两岁到三岁这种情况达到高峰,家长非常不理解,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了、不好管,甚至为了让孩子听从说教而采用极端的方法,轻则指责重则打骂。
  而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家长的意识而改变,甚至有更为严重的倾向出现,而这种阶段会出现在第二执拗反抗期,就是我们说的青春期而出现爆发。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所有在幼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青春期都会出现爆发的状况。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逆反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特征二:自我意识萌发
  两岁左右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识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当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出现,就是直立行走。这被称之为真正脱离母体。正是因为独立行走的出现,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发现从此开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自己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他们开始对于“我”出现了认识的萌芽。
  在两岁左右这种自我认识进入到一个更强烈的阶段。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就是家中的主人,是主宰者。只要是他们想的都可以做到,这是从最初的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得到的一种初步认证。而家长还停留在对婴儿阶段的照顾方式,对孩子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而为之。而孩子虽然不具有强大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进入到非常关键的分水岭。孩子的想法就是: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尝试吗?我可以体验吗?我可以参与吗?我可以感受吗?......孩子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来认知世界,并获得最自然的成长力量。所以这种强大的自然的力量和家长的强烈的呵护关爱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一个是我要做,一个是我替你做。所以孩子会不断的和家长产生逆反,背道而驰,来不断的获得“我”是真实存在的。
  只有这种自我意识建立健康的、正常的引导和培养,才会让孩子的未来人格特质拥有良好的基础。一个在幼年迷失自我的孩子,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都会产生消极的、不良的、丧失安全感的表现。

怎样理解儿童心里发展年龄特征的含义

我国心理学者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为六个时期:(1)乳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儿童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17,18岁。以上各阶段有质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在一个年龄阶段末可能已经孕育了下一个阶段的年龄特征;而在这一个年龄阶段初,还保留着上一个阶段的某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