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卧冰求鲤故事200字

卧冰求鲤故事200字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15字

卧冰求鲤的故事800字

孝,善事父母者。

——题记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当王祥背着一捆柴回到家时,他已经疲惫不堪了。

星星点缀着美丽的夜空,王祥觉得又累又困,躺在床上就昏昏地睡去了……

在梦里,他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无拘无束……王祥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只剩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前几年,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又年轻又漂亮,可是她对王祥又打又骂,还让他做体力活。王祥天天一早起来就上山砍柴,然后回家烧水、做饭,受了伤都不见家里人嘘寒问暖,手磨出了泡,露出里面的嫩肉,钻心地疼。

“王祥!你竟然给我偷懒?!”说话的人正是他的继母。

王祥极不情愿地从床上坐起,揉揉惺忪的双眼,背起斧头,就上山砍柴了。

父亲从前都待他不错,因为继母挑拨,父亲对王祥也是又打又骂,王祥苦不堪言。

想着想着,王祥就流出泪来,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他用衣袖抹了抹眼泪,到深夜才回到家,回到家倒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时,已是大早,父亲匆匆地来告诉王祥:继母生病了,让王祥照顾一下继母,然后他便出去找郎中给继母看病了。

王祥来到继母的床边,继母喃喃地说想吃鲤鱼。可是这大冷天的哪里有鲤鱼呢?王祥好像想到了什么,父亲正好也回来了,王祥就让父亲照看继母,说自己一会儿就回来。

王祥来到一条河边,河水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王祥脱去上衣,卧在冰上,想把冰暖化。

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冻得厚厚的冰居然开裂了,那裂缝越来越长,从水里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抓起鲤鱼就往回家的方向跑去。

父亲问他鱼是哪里来的,王祥就把事情告诉给了父亲,继母喝了鱼汤之后,病居然奇迹般的好起来了!

从此,就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喝水上,留着卧冰模。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15字

成语故事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
解释:这则成语讲述晋朝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故事,被后世奉行孝道的典故。

中国古代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他的亲生母亲早就去世了,继母不喜欢他,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
有一次,继母生病了,她说想吃鲤鱼。王撕后,立即4河边捕鱼。
可是,那时是冬天,天气特别冷,西北风呼呼职着,结了厚厚的冰。
王祥为了能捕到鱼,一点儿也没犹豫,他脱下上衣,光着身子卧在冰上,想用身体把冰融化开。
这时,冰突然裂开了,跳出了两条活蹦乱跳_鱼。
王祥高兴极了,把鱼拿回家,煮给继母吃。
几天后,继母的病好了。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原本冷酷的继母,从此,她改变了对王祥的态度。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15字

成语:
卧冰求鲤:意思是卧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后捕捉鲤鱼,说的是晋朝孝子王祥的故事,表现一个人的孝心之大。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15字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列举了自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至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等二十四位至孝之人。他们之中,既有君王又有官吏,既有名人也有百姓,《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王祥,字休征,晋代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人。他早年丧母,一直由后娘朱氏抚育成人。后母朱氏不慈,对王祥十分刻薄,但王祥感激她的养育之恩,任凭后娘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对后娘仍然十分孝顺,有一天,王祥的后母染上了重病,全身浮肿,卧床不起。为了给后娘治病,王祥与父亲四处求医,然而后娘的身体却始终未见好转。到了冬季,后娘病情日趋严重。
  王祥听说外地有一位身怀绝技的老中医,就设法把他请到家里为后娘治病。老中医诊过后对王祥说:“你老娘外伤饮食,内患郁积,用药治疗效果不是很佳,但有一祖传秘方可以一试。
  只需用鲜活鲤鱼,加米醋,用文火烹出浓汁后,喝汤食肉即可。”王祥听后先是一喜,喜的是这些并非难求的名贵药材;后是一愁,愁的是这数九寒天,河面已结冰,哪里有鲜活的鲤鱼呢?
  王祥独自郁闷地来到屋后的池塘边,望着结着厚厚冰的池塘发呆,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何不用身子把冰融化,这不就可以捉到鲤鱼了吗?
  想到这里,王祥脱掉棉袄,光着膀子仰卧在冰面上……渐渐地,冰面开始融化。突然,王祥感到背上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他赶忙翻身一旁,奇迹出现了——一条三尺长的大鲤鱼从水中跃出跌落冰面,接着又是一条跃出。
  人们说,这是王祥的大孝感动上苍所至。王祥来不及细想,抱住鲤鱼赶紧回家。
  说来也神,后娘吃了米醋鲤鱼后病情真的逐渐好了起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就这样被传开了,并收录在《二十四孝图》中。
  朝廷得知王祥大孝事迹后,重用王祥。晋武帝时王祥官拜太保,进爵为公,许以不朝之特权。后王祥寿终九十四岁。
  百姓追慕王祥的孝义,就在王祥家附近修建孝义寺,寺内有王祥塑像,寺旁有孝义桥。宋代诗人张征曾留诗一首于寺中:“城东孝义寺,仍说卧冰池,虽膺犹堪训,前贤况可师。
  香销春殿冷,楼压暮钟嘶。未俗逾偷薄,哀怀欲涕氵夷。”
  当年的孝义桥,如今临川区是孝桥镇所在地,孝义寺早已毁,但孝义桥经清宣统元年重修后仍然保存至今。

卧冰求鲤的故事启示

启示是:王祥虽然不是后母亲生的,而且后母也很讨厌他,但他一直对后母忠心耿耿,终于得到了后母的信任。这就告诉我们,好人终究会有好报的。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15字

卧泳求鲤的故事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的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卧冰求鲤wò bīng qiú lǐ
【解释】: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 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鲤”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 卧冰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交亏。” 宋 梅尧臣 《胡夫人挽歌》:“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明 沈受先 《三元记·及第》:“忆昔卧冰求鲤,泣竹笋生,第恐难成。” 聂绀弩 《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 峻青 《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

卧冰求鲤的故事是三字经中的那句话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如果是宣扬孝道的话就是这句,说的是黄香温席。全三字经并没有卧冰求鲤,要讲道理啊,你会不会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