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后>孩子“肌张力高”,会不会是“脑瘫”?儿康专家教你如何正确认识

孩子“肌张力高”,会不会是“脑瘫”?儿康专家教你如何正确认识

新生儿肌张力高是脑瘫吗

新生儿肌张力高是脑瘫吗

#清风计划##儿童健康##小孩发育#

带孩子去儿保体检过的家长,都对“肌张力高”、“足尖着地”、“头后仰”、“飞机手”这些字眼并不陌生。

医生的一句“感觉肌张力有点高”,就让家长担心的要死,怀疑宝宝会不会是脑瘫?

脑性瘫痪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它导致活动受限。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家有脑瘫儿,操碎父母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苦点、累点并不可怕,他们最揪心的是孩子的将来。“将来”两字,对脑瘫儿来说是沉重的,他们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我们都看过脑瘫患儿的照片和视频,想到孩子还有很长很长的未来,只要家长一触碰到这个词,似乎就像被电击一样。 如果孩子确实有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头围过大,发育迟缓,吃奶困难,相信所有家长都会及时就医。 但是,如果孩子生长发育阶段一切都看上去挺正常的,该如何判断呢?

怀疑“脑瘫”的常见误区

1.芭蕾足:7-8月龄的宝宝,扶着站立位时,会有足尖着地的现象。其实大多数宝宝都是从足尖过渡到整个脚掌走路。有些宝宝在1岁以内出现了足尖着地的现象,但只要宝宝的足尖可以正常弯曲一般就问题不大。

2.头后仰: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在侧卧位时有头后仰的现象,在仰卧位和扶坐位时却没有头后仰,这属于正常现象。

3.飞机手、飞机脚:5 个月内的宝宝只有在俯趴的时候,间断性短时出现飞机手和飞机脚,如果每次不超过 1 分钟,可能是宝宝情绪较愉快,属于正常的原始反射现象。有些 6~12 个月的宝宝仍然一趴就飞机手和飞机脚。

肌张力是不是真的高?

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内收肌角。

内收肌角正常值:

1~3个月40°~80°

4~6个月70°~110°

7~9个月100°~140°

10~12个月130°~150°

有些家长会从网上学着检测宝宝的肌张力,做的过程中觉得宝宝双腿内收的时候,肌肉真的有些紧张。 其实,这个时候不能急着认定宝宝就是肌张力高。可以试着让宝宝坐起来,分散一下宝宝的注意力,这时候看到的内收肌角范围,才是比较客观的。

有时候儿保医生会让家长给孩子做被动操,对于0-3月龄的小宝宝来说,他们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还有他们的性格特征,太过频繁做被动操反而会引起宝宝的抵抗,以至于在正常检查时宝宝就会出现抵抗强的状态。如果宝宝不愿意做被动操,那就不要做了。

如果家长还是怀疑宝宝肌张力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让儿科医生检查。

综合诊断 :其实脑瘫的诊断还需要综合判断,单一的肌张力有点高,一般问题不大,但以下的因素更需要重视:

1. 出生因素: 包括胚胎期脑发育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脑炎、早产、新生儿脑出血。 母亲的放射暴露、吸烟、饮酒、滥用药物等。

2. 性格影响: 宝宝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3. 营养障碍: 脑瘫患儿一般身高比正常儿童矮,营养吸收差,常有呼吸障碍,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还有咀嚼、吸吮、吞咽障碍和流涎。

4. 视觉和听觉问题: 比如斜视、弱视。脑瘫患儿还会伴有听力缺损,部分听力丧失,部分患儿会完全失聪。

5. 认知障碍: 比如2个月时不能微笑,4个月时不能大声笑,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

对于脑瘫既不要反应过度,也不能不当回事。

这些年容易被误解的小儿脑瘫?1、都是缺钙惹的祸

常碰到一些家长带患儿看病时,一问病史,有明显的脑瘫发病危险因素,加上患儿的特殊表现,基本可以诊断为脑瘫。

一些脑瘫患儿由于哺乳困难、吞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户外活动少,易合并佝偻病。小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与脑瘫有本质的不同。佝偻病重者可出现动作发育迟缓,但其他方面均正常,绝对没有姿势异常和智力发育低下等,母亲也没有难产及孩子出生前后脑缺氧等病史。脑瘫早期与佝偻病表现很相似,均表现为哭闹、易惊、多汗、夜哭难安等,有些家长习惯性地认为孩子软、瘫、抽筋就是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于是盲目给早期脑瘫患儿买来大量钙制剂,一味地补钙,结果钙补得不少,患儿仍抬不起头,到该坐、站、走的年龄仍不能坐、站、走,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并非补钙补错了,而是没有正确诊断病情,其实孩子“软”、“瘫”的真正病因是脑瘫。脑瘫的治疗关键是“早”。应给予专业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智力训练、电疗、针灸等。而佝偻病患儿只需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即可。

2、脑瘫治疗无望

治疗脑瘫在国内外都是比较棘手的。按原来的西医观点,脑瘫是“不治之症”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实践已证实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合理综合干预,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还是大有希望的。

3、都是我们的错

不少家长愚昧、迷信地认为可能自己过去做了错事坏事,现在上天来惩罚我们,结果我们的孩子就遭殃了,患上脑瘫了,由此到处为患儿烧香拜佛、请神算卦,钱白花了事小,可小孩年龄大了,治疗起来已非常困难。

4、哪里说好就去哪

有些家长为患儿治病过于心切,只要一听到哪里能治这种病,都要去试一下,有的甚至跑遍全国,却得不到有效治疗,有的受骗上当,叫苦不迭;也有的心情急躁,住院治疗几天,效果不明显,就认为治疗无效。殊不知,脑性瘫痪为某种原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的并发症,但其仍为非短期医疗可以治愈的疾病。

这个时候就提醒,脑瘫患者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其实对于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综合治疗、结合脑瘫治疗原则。然后综合康复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只要家长参与,掌握孩子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长期坚持训练;根据我们多年临床经验,脑瘫孩子的预后已经有大部分能恢复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