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冬小麦11月份田间管理

冬小麦11月份田间管理

小麦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麦田要及早补种,避免断垄或者缺苗间距在10厘米以上的现象。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另外,严禁麦田内放牧牛羊,以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2、中期管理:重点是浇水施肥。这一阶段,麦苗叶片较小或瘦小的中等或中低产田,要及时追肥浇水,以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健壮,因而增加穗数和粒数。因低洼、土壤粘重、潮湿、板结、低温造成麦苗发黄的麦田,应进行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以利小麦正常生长。
  3、后期管理:重点是预防病虫及灾害天气。遇病虫害时,要喷撒农药。小麦主要虫害有麦蚜和粘虫。对于麦蚜,可以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粘虫,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后期管理中灾害天气主要指气温剧变、连阴雨和干热风,主要预防措施是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遇干热风时适时灌溉。
天气很冷对小麦有害

小麦冬季管理

小麦冬前管理总的原则是,以肥水为中心,早管促早发,及早做好弱苗的转化工作;控制旺苗,保持壮苗稳健生长,促使小麦长势平衡。 围绕上述原则,应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弱苗的管理对因阴雨晚播、积温不足形成的弱苗,冬前不宜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把肥水运用的重点放在翌年小麦起身拔节期。对整地质量差、地虚坷垃多形成的晚播弱苗,冬季和早春可进行镇压,压后浅锄,以提温保墒。 壮苗的管理由于播种基础不同,壮苗也有多种情况,对肥力基础差、底墒充足的麦田,可趁墒适量追施些速效肥料,以防麦苗脱肥变黄,促苗一壮到底;对肥力不足,只是因早播生长尚属正常的麦田,要防止麦苗由壮变弱,及早追肥浇水,一般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麦田,凡能达到壮苗标准的,一般冬前不追肥,但要中耕保墒。

  旺苗的管理对由于土壤肥力基础高,底肥施用量大、墒情充足、播期偏早等形成的麦苗生长过旺、叶片肥大、分蘖滋生过快、群体密度过大的麦田,当冬前群体超过60万时,每亩用20%壮丰安乳油25-3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洒,控制麦苗旺长,也可进行深中耕控制其生长。

  二、适时冬灌,春旱冬防,保苗越冬。 我县冬季一般干旱多风,浇好越冬水可以促进越冬期小麦根系发育,巩固麦苗健壮分蘖,有利于幼穗分化,防止冻害死苗。同时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作用。冬灌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灌后要及时中耕,防止地面干裂,伤根死苗。

  三、及早防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在病菌刚开始侵染或未浸染时防治,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每亩用12.5%的禾果利15克或20%三唑酮75克加水30-40公斤。四、及早化学除草。冬前小麦苗小,草苗也小,此时进行化学除草,省工、省时、省药,效果好。一般亩用75%巨星悬浮剂1克或75%麦草光10克加水40公斤,于12月上中旬晴朗无风天气时进行喷施。

11月份种小麦迟不迟

11月份种小麦迟不迟

11月份种小麦,有些偏晚,冷凉地区不利于出苗。小麦根系的最适温度为16℃~20℃,最低为2℃。在一般情况下,中国华北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10月中旬,最晚不应超过10月20日。如河北地区最佳播期在10月5日~15日。适时播种的小麦,冬季根系生长的时间长,根系发达,播期若推迟,会使分蘖和次生根减少,根系发育不良。

今年南阳地区小麦田间如何管理

8个小麦主产省春管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http://hi.baidu.com/%C5%E1%D5%F1%B6%AB1966/blog/item/73ba24029b3a116f0308811e.html

11月份种小麦迟不迟

小麦怎样管理

  小麦管理的技术原理及春季麦田管理要点   一、小麦管理的技术原理   (一)小麦产量形成的三个阶段 从栽培角度看,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过程及生长发育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营养生长、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和生殖生长三个阶段。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之前,是以生根、长叶、分蘖为中心的营养生长阶段;从幼穗分化到抽穗,一方面继续生长根、叶、蘖和茎秆伸长、充实,另一方面进行穗分化和发育,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抽穗以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是开花结实和成熟的时期,称为生殖生长阶段。这三个阶段决定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粒数、粒重)的形成,标志着小麦的一生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我们研究小麦生产管理措施,就是要掌握各个过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综合考虑,力争穗足、粒多、粒重,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二)每亩穗数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每亩地有充足的穗数是高产的基础。每亩穗数是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组成。所以,要每亩穗数足够必须有适宜的每亩分蘖数。山东小麦的分蘖包括冬前分蘖和春季分蘖,冬前分蘖从播种后半个月开始(10月下旬),冬前停止生长结束(12月上、中旬)。春季分蘖从返青开始(2月底、3月初),拔节前结束(4月初)。一般说来,冬前分蘖比春季分蘖成穗率高。适期播种的麦田冬前分蘖足够(每亩总茎数60万以上),春季返青后要适当抑制春季分蘖,避免春季分蘖增生过多,造成拔节期因群体过大,田间郁蔽,后期招致小麦倒伏。这类麦田春季要晚施肥水,一般视地力水平和群体大小,在起身期(3月中旬)或拔节期(4月初)开始。由于播种期偏晚,冬前分蘖少、群体不足的麦田,早春要适当早施肥水,促进春季分蘖成穗,一般在返青后(3月初)开始。   (三)每穗粒数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山东小麦一般返青后(2月底、3月初)开始穗分化。一般说来,冬小麦决定每穗粒数的时期是从小麦穗分化的单棱期开始,至开花期(5月上旬)这段时间。增加每穗粒数的途径是:保证每个麦穗有较多的小花数的基础上,提高小花结实率。主要措施是通过适宜的播种量、播种时期及肥水措施调控植株群体结构适宜,群体内光照充足,营养状况良好。田间管理措施是要有促有控,氮素营养和碳素营养协调,土壤肥力高、群体适宜麦田要防止肥水运用过早过多,宜在拔节期(4月初、4月中旬)追肥浇水,以防氮代谢过旺,碳代谢过弱,;中低产田要和群体不足麦田,宜在返青中期(3月上旬)和起身期(3月中旬)追肥浇水,防止肥水不足碳代谢过强而氮代谢过弱,造成早衰。所以,因地因苗施用春季肥水是非常重要的。 近几年来,春季“倒春寒”冻死部分幼穗的现象,成为影响山东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生产中应注意防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粒重的关键调控时期与途径 小麦开花(5月上旬)至成熟(6月上、中旬)阶段是决定粒重的时期。小麦的粒重有1/3是开花前贮存在茎秆和叶鞘中的光合产物,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2/3是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所以,保证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有较长时间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延缓小麦早衰是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措施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小麦生育后期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等。   二、春季麦田管理六要点:   1、及时浇好返青、拔节、孕穗水   凡是未冬灌的二、三类麦田和冻害严重的麦田,应早浇返青水。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特别是晚播弱苗,一定要小水浅浇,防止淤苗。   2、及时划锄松土 划锄是促进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一般从返青起至拔节共划锄2~3次,松士先浅,而后逐次加深。对弱苗要浅中耕,促进生长;对旺长和群体较大麦田要深中耕,耕断根系,限制养分供应和春蘖滋生,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   3、返青肥要因苗追施 对冻害麦田和弱苗应及时追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使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对壮苗和强筋优质小麦则不需施返青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   4、适时防治病虫害春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春季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主要虫害是麦蜘蛛、麦蚜和蝼蛄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备好药械,注意管理,及时防治。   5、预防晚霜冻害 春季,我国北纬30度以北地区常有晚霜发生,小麦起身到拔节期易遭受霜冻袭击。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前两天内浇水,有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效果。   6、防除杂草 化学除草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一般喷药时间在返青后至拔节前,选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气温较高的上午9时至下午4时喷药较好,喷施要一次喷匀,不可重复喷施。二是划锄除草,这是也最常用的一种清除杂草的方法。

初冬麦田管理应注意什么?

初冬麦田管理:   1、追肥浇水   通常在三叶期0~10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12%时,可作为浇分蘖水的指标。一般不提倡浇分蘖水,最好造足底墒保证分蘖期需水。   冬水冬肥能改善土壤养分、水分状况、平抑地温变化,确保麦苗返青和提高分蘖成穗率创造良好的条件,把握春季管理的主动权。盐碱地冬灌还有压碱改土的作用。冬肥用量不宜过大,要因苗制宜,中产麦田每亩用量约占追肥量的20%,未施底磷肥的地块,应氮磷配合。已施足底化肥的麦田,不追冬肥。浇冬水要在日平均气温7~8℃夜冻昼消时结束。晚茬麦,冬前生育期短,叶少,根少,或“一根叶”,为了利用初冬和早春冻融时期的有效积温,提高播种地温,促根增蘖,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不宜浇冬水。   2、深耘断根,镇压划锄   中等肥力以上的水浇麦田,立冬后,每亩总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1.5倍时,应进行深耘断根,用摘掉左右二齿的耘锄隔行进行,深度10厘米。深耘后,应立即耧平踏实,防止压苗和透风失墒,并要及时浇冬水。对群体过大的麦田,深耘断根具有明显的控制群体发展的作用。   生长过旺群体过大的麦田,也可以越冬前采用镇压措施抑制分蘖生长。在耕作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于地面封冻前进行镇压,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可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压麦应在中午以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镇压伤苗,盐碱地不宜镇压。   麦田浇过冬水后,易造成地表板结,出现裂缝,极易失墒,拉断麦根,冻死麦苗,必须及时进行划锄松土。   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在中低产麦田提倡冬季浇尿,随积随浇,这是简单易行、增产效果明显的措施(但积雪时不浇,盐碱地可不浇),在雨后或浇水后应抓紧划锄,抑制返盐,并禁止麦田放牧啃青。

冬小麦的浇水时间

冬小麦第一水在返青的时候。
冬小麦春天的第2次浇水:四月底五月初。

冬小麦从抽穗、开花到成熟,是形成籽粒产量的重要时刻,冬小麦的后期管理应以促进灌浆、增加粒重为重点。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确保植株对水分的需求。根据麦田情况,结合浇水巧施速效氮肥,防止植株早衰,使叶片的功能维持较长时期,有利于籽粒饱满。同时加强防治病虫害,注意有风不浇水,防止倒伏。预防干热风。
一、小麦返青,肥水应慎重。

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
(1)化学除草:麦田化学除草、用工少、效益高,喷药时间控制在返青后至拔节前,拔节后禁止用药,选择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无霜、无寒潮来临,气温较高时用药,一般选择在中午11点~14点,要求温度10℃以上。喷药应喷全、喷匀,严谨重喷、漏喷。
(2)锄划松土:这是促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因为疏松表土,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条件,可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由于切断了毛细管,可阻止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起到了保墒的作用。此外,锄划松士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的释放。锄划松土的次数,一般从返青起至拔节共锄划2-3次,松土深浅应先浅而后逐次加深。
3)追肥:返青肥要因苗追施。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2-3类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一般每亩可追施脲铵20~3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每亩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5~20千克左右。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苗数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应推迟到起身时(3月上旬)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4)浇返青水:要看地、看苗灵活掌握。凡冬前未浇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时比较干旱的麦田(干土层在3厘米以下),则可适当早浇返青水,但水量不宜过大,更不能大水漫灌。因为早浇返青水的麦田,下层土壤没有全部化冻,大水易造成积水沤根,新根发不出来,发育推迟,易形成“小老苗”,重者有死苗的危险。凡冬水浇得适时,麦苗生长健壮的麦田,可适当晚浇返青水;晚播麦若墒情较好,也应晚浇返青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返青。凡冬水浇得较晚,返青时不缺水的麦田,则可推迟到起身期浇水。浇返青水的具体时间,在正常年份,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
(5)麦田控旺:是否进行控旺,因品种和长势而异。通常矮秆品种无需进行控旺,长势较弱的麦田亦不再进行控旺。对麦田进行控旺,是为了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防止后期倒伏。返青期是进行穗分化的时期,生长过旺即营养生长过快,将会影响穗的分化,导致穗小、穗粒数少,因此通过控旺可以让生殖生长即穗的分化更好的进行。控旺的措施有锄划断根、喷施控旺药剂(如烯效唑、甲哌鎓等)。控旺时间在返青——起身期进行,小麦拔节后再喷施控旺产品无效。
总之,浇返青水要因地、因苗制宜,切忌盲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冬小麦春天的第2次浇水:四月底五月初。
浇返青水的时间应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凡是冬前抢墒播种又未浇灌冻水,整地质量差、田间失墒严重的麦田及小麦个体发育较差、群体小旱情严重的麦田均应及时浇返青水,浇返青水的时间为日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方可进行。一般麦田只要墒情允许应延缓或不浇返青水,将春一水推迟到起身或拔节期进行。对群体小长势差或冬前旺长春季长势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浇水后待麦田墒情适宜时及时锄划保墒。




扩展资料
何为小麦返青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0℃以上后,小麦缓慢恢复增长,植株心叶长出,小麦从返青到起身以前叫返青期,历时一个月左右,大概在2月上中旬-3月上中旬。
小麦返青期的生育特点
植株继续发根、出叶、分蘖,返青期是第二次分蘖高峰,会增加30~40%的分蘖,播种较晚,冬前分蘖差的麦田,一定把握好返青期的分蘖,返青期进行穗的分化,这个时期决定了亩穗数和穗粒数。
参考资料——冬小麦

怎样种冬小麦

一、播前准备
(一)轮作倒茬与整地。在旱作区冬小麦前茬为豆类、油料等作物,既不影响作物接茬种植,又有很好的肥地效果。其轮作倒茬方式是四年四收,小麦--→小麦--→小麦--→豆类、油料。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深耕20cm,以充分接纳降水。并剔除田间植株杂草残体,秋季耙耱合墒,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秋播前平整疏松,墒情良好,以利出苗。
(二)施足底肥。底肥要充足,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纯氮8.0kg,五氧二磷6--10kg,有条件的农户,可增施羊粪等热性有机肥,以利培育壮苗。
(三)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选用耐旱、耐瘠、高产、丰产、优质品种。播前做好种子处理,清除秕粒及杂草种子,进行晒种,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势。药剂拌种可用75%的甲拌灵乳液0.5kg,加水15--20L,拌麦种250kg。拌后堆闷12--24小时,待种子吸收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良好。或用种衣剂,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以防治根腐病、虫害、黑穗病,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或用种子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亦效果良好。
二、播种技术
(一)适期播种。播种期应根据各地的气温、土壤、品种等差异而定。在甘肃陇东旱塬海拔1600--1800m地区每年8月下旬左右播种为宜,在海拔1700--2100m的地区以9月下旬至秋分前后播种为宜。
(二)播种密度。在旱塬、梯田地一般亩播量30--36万粒,川旱地及山坡地一般播量33.0万粒。
(三)播种方式。良好的播种方式,能使播下的种子分布均匀,达到“粒多不挤,苗多不靠”的标准。目前各地采用的播种方式有耧条播、机播、两行畜力机播等。
三、田间管理
冬小麦田间管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苗期管理包括越冬期和早春期管理。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压耱保墒,早中耕促早发。当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在冬季进行镇压耱有利保墒。根据地力,结合降水,亩追施N肥5--8kg。
中期管理的重点是调节水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在蚜虫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标准时,用40%乐果乳油按0.100%--0.125%的稀释浓度喷雾,或亩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0.5--1.0kg,对水50kg喷雾防治蚜虫。并及时防治锈病和白粉病。
除草、去杂结合拔除田间大棵杂草,剔除田间异杂品种,以保持纯度。
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防止倒伏,预防病虫及灾害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