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孕>父母在做错事情,学会真诚的和孩子道歉,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父母在做错事情,学会真诚的和孩子道歉,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父母做错了事情应不应该给孩子道歉

父母做错了事情应不应该给孩子道歉

父母做错了事情应不应该给孩子道歉

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曾听到两个孩子放学时在讨论自己的父母,一个孩子在吐槽说,为什么我们犯错误就要说对不起,爸爸妈妈从来不和我们道歉呢?每次回到家如果我不换鞋,妈妈都会跟在身后不停的说我,可是她也经常穿鞋在家里走动,不是吗,而且,如果不小心踩到了妈妈的脚,我要是不和妈妈道歉,妈妈必定会说我的。妈妈如果碰到我的时候,还会说这孩子没长眼睛吗?就不知道让一让。为什么我们的爸妈要这样对待我们呢?我从小到大说了无数次对不起,从来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来道歉。

听到孩子的感叹,不知道作为父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难道家长做错事情就不应该道歉吗?还是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大人就不用道歉,而孩子必定要承担错误呢?很多父母为了树立在孩子面前的威严,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尊重自己。不惜撂狠话,还会用颠倒黑白的方式,让孩子去认错。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错误的。父母想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父母真的做到榜样的做力量了吗?为什么同样的不小心踩到别人脚,孩子就是永远的过错方呢。家长这种颠倒黑白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不仅不会让孩子尊重,而且还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质疑。

父母做错事情不道歉,孩子内心会怎么想?

第一,孩子心里会很不服气。

在孩子的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对事情有所判断,尤其对同样的事情孩子也会对比,会想明明父母很多时候做错了,还是会指责孩子,这只能让孩子的内心增加不服气的感受,而且在孩子的内心会认为家长不明是非,颠倒黑白。对孩子总是指责,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很深的代沟。并且非常不喜欢和父母交流。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破坏。这种不道歉的行为,不仅不会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同时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第二,会让孩子丧失是非观。

父母长期对事情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判断,明明是父母错了还会冤枉孩子的话,只能让孩子毁掉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孩子也会自己去琢磨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正确的。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动摇自己的理念,往往被成为指责的那一方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的身上有很多过错。父母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孩子会看不起父母。

家长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严,越容易失去在孩子心目中高大的形象,孩子只能认为父母的这种做法非常无耻,而且只是想通过父母的位置去强加要求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更难以接受。内心会非常看不起自己的父母,遇到事情都不知道去承担结果。对孩子无非有两种影响,要么孩子会学着父母的方式做事,总是和别人颠倒黑白。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愿意承担责任。还有一种孩子会非常的叛逆,甚至会讨厌自己的父母,认为父母不配教育他。

也许在很多父母的眼中,长辈就应该有长辈的样子,即使是做错了也不用和孩子去道歉。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犯错误了一定要纠正。其实父母一定要清楚,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遇到犯错就一定要改正。家长如果不会道歉,孩子自然也不会学会道歉的真谛。而且道歉也从来不是孩子的专属行为。

家长为什么要在做错事情的时候道歉?

第一,更能让孩子懂得规则意识,体会到人人平等。

在一个家庭中要想让孩子成长的有出息,必定会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而在这其中父母也同样是遵守规则的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要首先说一声对不起。而不是用父母的权威去压制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并不是给孩子一个人设立的,所以,要让孩子知道犯错就要承担结果,即使是家长也和孩子是同样的。道歉意味着认识到错误,同时也愿意接受和改正错误,让孩子能够看到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让孩子有一个积极的思想观念。反之,家长如果不道歉,才会让孩子认为家长在利用自己的父母角色来制压他,只会让孩子在某一时刻爆发。

第二,父母敢于说对不起才能教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家长要清楚做错事情了,勇于说对不起。能够取得孩子的原谅,是因为在事情中确实有做错的地方。要接受孩子对家长的一些谴责评价以及审判。要能够让孩子去接受和原谅父母。这也能让孩子切实的体会到做错事情承担责任的一种感受。而且在犯错,改错,认识错误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通过一步一步的谅解,能够慢慢的从行为层走到孩子的心里去。而因此对孩子也有警戒作用,减少犯错的发生。

第三,从对不起开始学会自我反省。

父母向孩子能够真诚的道歉,也是自我反省的一部分。作为父母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所以,在做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道歉。让孩子也能够看到父母深刻反思的一面。这样的道歉对孩子来说才有意义,也能够对孩子有教育意义,能让孩子通过做错事情学会去自我反省,而不是遇到事情了只会逃避或者不知悔改。这对孩子才有实质的教育作用。

父母和孩子道歉的时候,不要因为他是小孩子就学着去敷衍他。父母不用心的道歉,在孩子那里很容易被看得出来。所以,目的是让孩子了解道歉的真谛,而不是通过行为去给孩子演戏。

在道歉中要学会哪些事情?

第一,在道歉的时候要认识到态度。

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即使是道歉也一定要诚恳。父母要教会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选择真诚,才能够博得对方的原谅。同时要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用最和善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歉意,这才能够让对方容易接受。

第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想让对方能够原谅自己,最清楚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不是简单的说对不起三个字。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让对方不满意的地方,才不会让对方感觉到委屈或者难过。当父母可以把这些事情讲清楚,孩子自然遇到事情也会学到深刻的反省,好好地去讨论一件事情,解剖一件事情,从而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亲子间的道歉是需要互通的。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论是谁犯错,都应该真诚的说对不起,能够博得对方的原谅才有意义。所以,亲子之间的真诚,很多时候在道歉中也可以升华,在今后不要再犯此类错误,才能够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心意。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行为和意识来自于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论是在前进的路上,还是在犯错的路上,父母都要给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够让孩子在父母身上有所收获。即使对于犯错来说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也要认真的看待,这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前进方向。

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儿童教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有相关育儿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为您一一解答。

相关推荐 / Related articles